-
癌症“新克星”!港大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可促进癌症的个性化治疗反应
导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可分为几种分子亚型。每种亚型都有不同的临床特征、遗...
-
哈佛研究团队Nature子刊获CAR-T细胞疗法新突破:增强体内肿瘤清除能力
一项研究合作证明,在制造过程中对CAR-T细胞进行个性化刺激可以显著提高所得到的CAR-T细胞产品的一致性和效力。通过使用人工抗原呈递细胞模拟支架(APC-ms...
-
Colosal公司雄心勃勃的“侏罗纪公园”计划:复活已灭绝动物,创造更美好世界
1964年,10岁的乔治·丘奇(GeorgeChurch)在参观世博会时,一个长着长毛的猛犸象动画第一次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也在...
-
Cell:独一无二的指纹是如何形成的?现在有了答案
指纹是存在于指皮肤上的凹凸纹路,在胎儿发育期间指尖上形成的一波波微小脊状突起扩散、相互碰撞,从而形成了弓型(Arch)、箕型(L...
-
遭遇“蓝色荧光”核辐射,全身DNA断裂而死,最惨最痛苦死法!
引言:因DNA断裂而不幸挂掉?这种奇葩的死法你们有听说过吗?全球只有一人经历了这种死法。那么他是幸运呢?或者是不幸?人的身体里大约有31.6亿个DN...
-
全球首创!美迪西助力英百瑞CAR-raNK细胞疗法获批临床
近日,英百瑞(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百瑞”)IBR854细胞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IBR854注射液是同源异体外周血来源的通用现货...
-
人工造血?而且是用水稻?更大的市场和更艰巨的挑战
2022年末,静丙和人血清白蛋白遭“疯抢”时,一家做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企业悄然递交了招股书。1月19日,禾元生物进入了交易所的第一轮问询。这家公司最吸引人的“王...
-
狂飙的口服美容市场,这些热门成分是智商税吗?
最近,火爆的反黑刑侦剧《狂飙》迎来大结局,观众们还在意犹未尽地“争论”剧情细节和配音等问题。而在经济领域,也有一些行业正在争议声中“狂飙”,比如口服美容市场。说...
-
张锋最新Cell论文:全面绘制人类所有转录因子图谱,让细胞命运调控变得可预测
全面了解基因调控网络(GRN)控制细胞状态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目标。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s,TF)结合到基因组中的特定序列,以改变基...
-
Nature重磅发现:肿瘤的代谢比预想得更慢,为生长和转移保存能量
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钱,而对于细胞来说,亦是如此,只不过这里的“钱”是生物体内独有的“能量货币”——腺苷三磷酸(ATP)。在普遍认知中,癌细胞的快速增殖需要消...
-
刘瑞田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失败原因,并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
-
追溯到1800年代后期的一个理论:病毒随着进化毒性开始降低
在美国去年12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RochelleWalensky)报道了南加州凯撒永久公司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显示,与三角洲相比,感染奥...
-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5年后:贺建奎出席会议,对科研伦理避而不谈
据NatureNews消息,贺建奎于英国当地时间2月11日线上参加了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ofKent组织的一场以生...
-
人人都有癌细胞!你都不知道,你的端粒阻止细胞癌变时有多努力!
导语: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帽子”,好比鞋带尾部的塑料头,保护染色体不被降解和散开。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逐渐消耗,长度缩短。当端粒短到无法再保护...
-
相当于人类126岁!“换血疗法”打造史上最长寿大鼠,有望年内进入临床
近期,一项开展多年的抗衰老研究在哺乳动物体内展示出惊人的延寿效果。据《卫报》消息,一只名为“Sima”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在经历了“换血疗...
-
创业邦发布《2022年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报告》【附全文】
2022年9月12日,美国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计划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生物技术研发及生物制造,以减少在相关领域对国外...
-
大学生捐精通过率不到20%?男性不能生了?
最近,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倡议大学生们捐精的新闻火了,部分媒体还专门援引了一些工作人员的话,称“志愿者通过率不超过20%”。这引发了...
-
少吃点让你更年轻!首个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热量限制可减缓人类衰老速度
热量限制(CaloricRestriction,CR)是指在充分保证生物体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情况...
-
唐筛、无创DNA、无创PLUS、绒穿、羊穿到底该怎么选?
在我们孕中期产检的时候,一般医院会要求进行唐筛,有的会要求进行无创DNA,还有的直接要求羊水穿刺,也有医院会让你进行绒穿。...
-
中国禁止和限制出口医药领域技术,包含中药、克隆、基因编辑等技术!
2月9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有记者提问上月商务部发布了对于光伏行业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如果执行的话,这些限制会对国际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产生何...
-
大龄单身的她们只想当妈妈,在“精子银行”优选未来
导语:人口负增长叠加老龄化,以及最近的渐进式延迟退休,让我国“未富先老”的特征愈加明显。要应对这些难题,还是要在生育率上下功夫。四川省先行了生育登记...
-
Cell:高璞团队揭示RADAR超分子机器执行RNA脱氨和抗病毒免疫的机制
宿主细胞依赖多种免疫应答机制来对抗病毒感染。其中,针对核酸分子的免疫识别和操作是核心的抗病毒免疫策略,广泛存在于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等几乎所有宿主系统(...
-
Nature:这种全球仅发现10人的超级罕见遗传病,竟是因为相分离异常
短指骨畸形、多指畸形和胫骨再生/发育不全综合征(简称BPTA综合征),其特征是四肢、面部、神经和骨骼系统发生复杂且严重的畸形。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疾病,目前全...
-
董一洲团队开发新型CAP-LNP,将mRNA递送到精母细胞,治疗男性不育症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重要的生殖疾病,影响了全球至少7%的男性。目前,有些男性不育病例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来治疗。然而,ART技术并不能解决因基...
-
GRAIL商誉减值39亿美金,肿瘤早筛巨头的冰与火之歌
2022年,对全球大部分早筛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这一点,通过头部公司GRAIL的经营数据也能窥探一般。根...
-
Cell:人类手指指纹如何形成独一无二的漩涡?
这些复杂的图案是在胎儿发育期间,皮肤上的细脊形成并相互碰撞时形成的。没有两个是相同的:指纹上的图案是由一波又一波的脊状突起形成的,这些脊状突起从不同的点开始,向...
-
科普:阑尾一辈子被骂没用,却为你做了两件了不起的事!
阑尾要不要切:如果阑尾没有发炎,最好不要预防性的就把它割掉。如果阑尾发炎,绝大多情况下,一出现都是急性的,而且需要立刻马上做手术,否则可能有致命的风...
-
2023年生物科技趋势:合成生物占据“C位”
历经三年特殊的狂奔突进以及行业调整,站在2023年新需求、新机遇当下,生物科技的未来趋势如何?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
地球历史上最大一次生物大灭绝后,谁是新世界最早见证者?
图为贵阳生物群中发现的第一枚龙虾碎片化石 新华网武汉2月10日电(连迅、魏海勇)在地球上最大一次生物大...
-
贾建平团队发现19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老年痴呆”开始年轻化?
“阿尔茨海默病通常发生于老年人,19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发现,颠覆了我们对该病发病年龄的认识,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病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贾建平在接受采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