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被遗忘核磁共振舱3小时,最该担心的是什么?
中国浙江丽水发生一起重大医疗事故,一名女子在医院做核磁共振造影(MRI)检查时,惨困舱内长达3小时,直到她双脚酸麻才奋力爬出,结果发现医师早已锁上检查室大门回家...
-
悲剧!苦心研究30余年,帕金森专家患上帕金森病,很可能是「工伤」...
作为一名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研究帕金森综合征长达三十余年,却在67岁这年患上了自己最熟悉且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令人无奈...
-
突发!WHO宣布结束新冠全球紧急状态!三年多疫情,终于结束了…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最新的决定是在世卫组织周四的专家组会...
-
PNAS:14万人数据显示,频繁食用油炸食品,焦虑和抑郁风险分别增加 12% 和 7%!
有点小心情不佳,怎么解决?奶茶、烧烤、油炸美食,最简单又直接的能让我们感到放松和快乐,解决不了就两顿!...
-
Cell Res:清华大学贾怡昌等合作发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一个潜在致病新机理
虽然阴离子通道在肌浆网/内质网(SR/ER)中具有活性,但其分子特性和功能尚不清楚。2023年5月4日,清华大学贾怡昌、中国科学...
-
世界痛风日:越来越年轻化的痛风:并非发作才治疗
今年“世界痛风日”的主题是“走出误区,回归科学”。常见误区有三:高尿酸血症不需要治疗,最多等到痛风发作的时候吃点止痛药就可以了;只要关节不出现红肿热痛就万事大吉...
-
8岁的他是没有痛觉,也不能感知温度,竟然是先天性无痛无汗症
疼痛是上帝送给人类最深沉的礼物,它能让人学会保护自己,而有的人却没得到这个礼物,他们不仅没有痛感,还不能出汗,一出生就注定备受磨难。...
-
5大高发癌症,很多确诊时已晚期!如何发现危险信号?
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周清介绍,全国每年新发的恶性肿瘤,40%在农村,这...
-
布洛芬:误打误撞的前半生和兢兢业业的后半生
一场疫情让我们彻底记住了布洛芬,回首望去,这个能帮我们退烧的药物已不知在药箱中默默低调了多久,无论是牙疼、关节痛、还是女生的经期疼痛,它都能助我们一...
-
耳后、四肢渐起肿物,原来是木村病!
木村病案例图患者,男性,20岁。因发现双侧耳后、四肢渐大性肿物11年,左手麻木8年来院就诊。11年前无意中发现双侧耳后有一肿物,约黄豆样大小,质硬,不活动,当时...
-
Nature:马尔堡病毒疫情爆发,致死率高达88%!有疫苗却无能为力
又一致命病毒现身非洲!近日,赤道几内亚国内首次暴发马尔堡出血热,已经确认9例死亡病例,另有16人被隔离。昨日,在nature上刊登了一篇:Marburgvir...
-
婴儿和老人“杀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迎来审判
“一到冬天,十个娃九个咳。”这句话常常在家长口中流传。除了常见的普通感冒和流感,还有一种更危险的呼吸道病毒,传播能力比流感更强,严重的可致命,也是全球导致婴儿住...
-
蝙蝠病毒感染人类事件,为什么接二连三发生?
“各位,能张开翅膀让我看看吗?”PeggyEby在悉尼Centennial公园一边抬头望着一个狐蝠窝一边说,“我经常和它们说话。”...
-
为什么男人更容易得癌症?受生活习惯、免疫、激素差异影响
在全世界几乎每个国家,男性的整体癌症发病率都显著高于女性。大家如果看75岁之前患癌风险,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最高的10个国家,无一例外,都是男性风险更高,有的差别还...
-
Nature:发现新冠病毒的致命弱点!奥密克戎已成强弩之末?
作为目前新冠大流行的头号元凶,奥密克戎毒株可以轻松突破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种所构筑的免疫屏障,传播性大大增强。XBB新亚型的高免疫逃逸能力更让大家对疫情走势充满了担...
-
Nature关注:新冠康复患者心脏病飙升,即使是轻症也不例外
新冠疫情从爆发至今,不断刷新了人类对病毒的认知,显而易见的是,COVID-19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并深刻影响着...
-
什么是“白肺”?有肺炎就是“白肺”吗?
最近几日,“白肺”成为社交媒体上众人热议的关键词。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这一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白肺是肺部影...
-
新冠病毒变异毒力会越来越弱吗?新冠防治必知的40个知识点
新冠病毒流行是否有季节之分?新冠感染者的传染期是什么时候?传染性大小与什么有关?不同人群有哪些防治要点?40句话了解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
感染高峰或将到来,疫苗之外,新冠治疗药物有何进展?
自从放松对新冠疫情的管控以来,各地的阳性感染人数呈指数级增长,多个城市或将于近日达到感染高峰,随着春节将近返乡人数增加,各个城市都将迎来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如今...
-
全球抗艾滋病四十年,从绝症到可控慢性病
与结核、霍乱等古老的传染病相比,艾滋病的历史十分年轻,却在其传播的四十多年里对人类社会和科学界产生了莫大的冲击。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截至2021年已有77...
-
新冠感染转阴后为何咳嗽不止?专家:免疫细胞在加班清理病毒
据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牛宏涛介绍,奥密克戎感染后咳嗽通常2周可康复,最长可能持续8周。 最近很多网友反映,感染新冠后,即使核酸和抗原显示...
-
接种新冠疫苗会不会促进癌细胞生长? 感染后还能继续抗肿瘤治疗吗?
“化疗期间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会不会促进癌细胞生长?”“感染新冠病毒后还能继续抗肿瘤治疗吗?”这两天,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不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着急咨询...
-
后疫情时代精神健康危机:警惕药物滥用,加强自我调节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新冠疫情对全球精神健康产生了结构性威胁。我国“新十条”发布后,此前的社会心理问题或能出现一定的缓解。然而全新的形势变化也将带来新的挑...
-
多地官宣非必要不核酸,假如感染了,该怎么做?
进入12月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新政策,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进行调整,涉及核酸检测、出行等多方面,采取更为科学精准的防控手段,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朋友圈疯传的“新冠吃药顺序图”,到底靠谱吗?
图为朋友圈转发的截图这个吃药顺序到底靠不靠谱,且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主治中医师、有着支援香港抗疫经验的曾远峰医生的解读。曾医生认为,目前来说感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