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科普:是我还是非我?人体共生微生物的研究简史
在很多人的感知中,人类相关微生物群(HumanAssiociatedMicrobiota)可能还只是一个新生的研究领域。但实际上,人类对这一生物类群的描述可...
-
Nature:神奇的胶囊!首次捕捉到健康人体内真正的肠道微生物
使用一种特殊设计的胶囊,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在消化系统中航行,收集有关消化和微生物的新数据。Capscan胶囊可...
-
全球首款口服粪便微生物药物上市 能否取代粪菌移植需要观察
“虽然口服粪便微生物药物的出现是否能够取代目前临床的粪菌移植治疗还有待观察,但其的确更加方便、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原副...
-
Science:古人类牙菌斑中发现“丢失”的微生物基因
大约19000年前,一名女子死于西班牙北部。她的尸体被故意用赭石色天然颜料块掩埋,放在一块石灰石后面的一个叫ElMirón的洞...
-
Nature:从肠道微生物群入手,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
根据哈佛医学院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群似乎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项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于5月3日发表在《Natur...
-
Trends Genet:肠道微生物群将疾病与人类基因组进化联系起来
背景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解释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线索可以从进化事件中获得。实验证明,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与某些人类特有疾病(如认知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
-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是调节体温的一个因素
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微生物组在控制体温方面的重要性。正常体温可能因人而异。然而,尽管有这种差异,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的平均基础体温神秘地下降了。最近的一...
-
未来我们吃的发酵蛋白“肉”可能是微生物造的
2月19日,DeepTech深科技发布了《2023合成生物学在食品微生物制造中的应用与前景研究》报告。报告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新食品中的应用,其中,通...
-
浑身疼、易疲劳?它可能和你的肠道微生物有关
人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由接触病毒或其他传染因子引发的。ME/CFS难以研究的一个原因是它往往是异质性的——并非所有患者都有相同的病史或症状。...
-
Nature子刊:高血压患者可能从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中获益
像HAMSAB这样的可发酵纤维可能会重建产生SCFA的肠道微生物群落2023年1月9日,由莫纳什大学生物科学...
-
【Nature】癌症、肥胖会传染?是微生物群在作祟!家人、朋友甚至邻居都会影响你的微生物群
导读:每年全球约有41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或其它慢性病。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非传染病约占全球总死亡数的70%。从定义来看,非传染...
-
微生物:我们是土壤物质循环的发动机!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土壤是它们的大本营,也是它们生长和繁殖的天然“培养基”。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我们肉眼难以看得见的所有微...
-
与人体相关的微生物是从何而来?Nature最新研究发布人类微生物群的传播格局
人类微生物群具有传染性的证明可能表明,其中一些目前被认为是非传染性的疾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具有传染性。微生物群是我们健康的一个伟大盟友。它在免疫和消化系统的运...
-
微生物科普:我们是土壤物质循环的发动机!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土壤是它们的大本营,也是它们生长和繁殖的天然“培养基”。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我们肉眼难以看得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细菌、真菌...
-
以病毒为食,还吃细菌!这种全世界都有的微生物,被科学家盯上了
有个疑惑,是很多科学家一直以来未能解答的,那就是:病毒是不是食物链中的一员,能被其他物种吃掉?病毒是不是独立于所有生物之外,傲视其他物种的主?相信这种疑问不仅是...
-
意义重大!人类或首次发现以病毒为食的微生物
海洋浮游生物是一类具有进化和功能多样性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含叶绿素的原生生物对整体碳固定有显着贡献,而不含叶绿素的异养生物和质体混合营养菌被认为是原核生物和原生生...
-
Cancer Cell:詹启敏/王维虎团队揭示肠道微生物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原因
直肠癌(RectalCancer)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3.2%。据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70万的直肠癌新发病例,且超过30%...
-
人类微生物:一个你未曾听过的重要器官
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趣》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孩童时的天真无邪和好奇活泼。现在,假...
-
人类与微生物的几千年斗争史
人类和微生物的战斗也许比人和人战斗规模还要庞大。因此我搜集以下信息:雅典鼠疫 公元前430-前4...
-
利用细菌攻击肿瘤防御系统,微生物公司出新招
编者按:免疫疗法成为了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约有80%的癌症患者无法从免疫疗法获益,因为他们肿瘤的防御系统过于强悍。那么应该如何打破这一防御系统呢?是否...
-
关注遏制微生物耐药性,携手打败“超级细菌”!
“医生,帮我开一些消炎药,来压一压炎症!”这样的错误观念,在患者中并不少见。“如不及时改正,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最后在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
-
微生物科普:食品中常见18种微生物细菌污染
01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大肠菌群...
-
发掘微生物奥秘:变农林废弃物为食物
若将我国每年四分之一的秸秆和林木生物质用于生产食用菌,可生产蛋白约3150万吨,折合6亿亩农田种植大豆所生产的蛋白高质量完成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的重大战略任务...
-
什么是微生物的群体感应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编者按:1994年Fuqua等提出了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这一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群体感应呢?其作用机制是什么?有哪些应用?今天,我们共...
-
用粪便挽救性命?FDA批准全球首款粪便微生物疗法有何来头?
用粪便来治病?这或许并不是玩笑。赶在11月末,全球迎来了第一款粪便微生物疗法。当地时间30日,FDA批准辉凌制药的RBX2660上市,用于降低18岁以上成年人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