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命没有选择永生?其实永生更像是一个“诅咒”

为什么生命没有选择永生?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你会认为,这是因为生命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实现永生,但实际情况却很可能并非如此,因为从本质上来讲,生命体的衰老过程其实就是其身体的微观结构的不断损耗,当损耗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命也就凋零了,但这种损耗却并不是绝对不可修复。

举个例子,科学界普遍认为,我们人类的寿命与“海弗里克极限”密切相关,简单来讲,“海弗里克极限”就是指细胞分裂的次数极限,当达到了这个极限的时候,就意味着生命即将凋零。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细胞中的染色体末端,存在着一种被称为“端粒”的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们会起到保护染色体的作用,我们的绝大多部分正常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都会缩短一些,当细胞分裂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再也无法对染色体形成有效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

然而科学家早已发现,我们人类的一些特殊的细胞(如干细胞、生殖细胞、造血细胞等)可以合成一种被称为“端粒酶”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它们就可以修复甚至延长细胞内的“端粒”。

因此可以说,生命体应该是有能力通过特定的机制来修复自身的损耗,那为什么生命没有选择永生呢?其实对于生命来讲,永生并不是一件好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永生更像是一个“诅咒”,何出此言呢?这需要从生命的目的讲起。

关于生命的目的,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曾经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认为所有已知的生物,其实都是各自的基因塑造出的生命个体,基因可以看成是生命的生存策略的“制定者”,生命个体则是这种策略的“执行者”,所以生命的目的其实是由基因决定的,那这个目的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尽可能地让自己种群的基因的生存机会最大化。

现在我们假设有一个具有一定数量的种群具备永生的能力,看看会发生什么。永生就意味着这个种群的生命个体拥有无限的寿命,这似乎可以很好地达到生命的目的。

然而永生并不是“无敌”,也不是“永远不死”,在大自然中,其实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威胁,比如说天敌的捕食、自然灾害的侵袭、各种意外的发生,而自然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把时间拉长,沧海都可以变成桑田,如此一来,这个种群即使拥有永生的能力,其生命个体的数量也会因为各种威胁而持续地减少,直到彻底消失。

想要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种群就必须要有繁衍后代的能力,这既可以维持甚至扩大自身种群的规模,还可以在繁衍的过程中通过进化来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环境也会有好有坏,如果这个拥有永生能力的种群具备了繁衍后代的能力,那么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它们的种群规模就会出现爆炸式地增长,而大自然中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种群规模的不断扩大,终有一天,它们所需要的某种关键资源就会被消耗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种群就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灭绝。

可以看到,对于生命而言,永生更像是一个“诅咒”,如果某一个生命种群拥有了永生的能力,那它们迟早会在地球上灭绝。所以作为生命的生存策略的“制定者”,基因就采用了一种更有效的生存策略,即:让生命个体具备一定的寿命,令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生存并繁衍后代,进而让自己种群的基因能够一直在大自然中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一种拟人的说法,实际上,基因是没有思想的,而控制这一切的其实是自然选择(也可以说是环境压力),简单来讲就是,在地球生长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所有不能适应环境的基因,都会被自然选择淘汰(这些“淘汰者”中,说不定就有可能让生命个体永生的基因)。

总而言之,生命没有选择永生,其实是基因调控的结果,这是基因在过去数十亿年以来演化出的最佳生存策略,即使是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这样的生存策略也同样适用,当然了,假如人类未来能够真正地浩瀚的星辰大海之中,可以在宇宙中获取到几乎无穷无尽的资源,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讯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互联网。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生物医药最新讯息,不代表生物之家网站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链接:http://swzj.com/life-sciences/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