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曾以身试药191次致肝脏损伤,挽救数百万生命,却因领取巨额奖金饱受争议!

导读

2019 年 1 月,英国 BBC 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20 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在「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和她一起入围的,还有物理学家居里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 · 图灵(Alan Turing)。

BBC 屠呦呦短片

2023 年 10 月14日 世界女科学家大会在浙江绍兴举行,会上浙江省副省长王文序在致辞中提到,浩瀚星空中有以两位女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屠呦呦星」和「张弥曼星」。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半个多世纪,最终成功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1930 年 12 月 30 日,在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名门望族里,一名女婴呱呱落地。人们很快知道,当地的大户终于生了个千金,但人们也不知道,这个孩子会在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带动我国现代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乃至撼动世界医学领域。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出自《诗经 · 小雅 · 鹿鸣》,这便是屠父给爱女取名的由来,意为:呦呦叫声的小鹿在嬉戏,寻声望去它们欢快的吃着艾蒿。也许无意间,这个名字让屠呦呦与「蒿草青青,报之春晖」的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在书香世家,屠呦呦有三个哥哥,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自然被视为掌上明珠。1933 年屠呦呦的哥哥屠恒学在赠予妹妹的照片背后写到:呦妹,学无止境,当你取得一点成绩时,千万不要以一时之利论得失,当你不幸失利的时候,你也不要就此而灰心。呦呦,坚持学习的治学态度终会有一天做出成果。这短短的几句话在 14 岁的屠呦呦心里种下了钻研的种子。

16 岁的屠呦呦,中学时不幸感染了肺结核,当时的医疗水平比较低,在我国民间曾流传着 「十痨九死」的俗语。家人寻医问药,花了两年才将她治好。病愈后的屠呦呦深知病痛带来的折磨,她从此把投身医药、治病救人作为自己的理想,开始格外重视生物课。这是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却也是无数医药人最真诚的内心。

1951 年的夏天,高中毕业的屠呦呦毅然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并被成功录取,此刻她正式踏入医药学的大门。当时,国内开设药学系的大学很少,家里几代也没有人学医。这样一个冷门专业,屠呦呦的选择让家人摸不着头脑,更为一个花季少女的未来担忧。

少年时期屠呦呦

大四的时候,院系要按方向进行专业分流。当时,药物化学专业,能去全国各大药厂工作,是国内急需的香饽饽。生药专业则注重科研,要坐冷板凳,是个冷门专业。可屠呦呦却偏偏选择了生药专业,再一次出乎众人的意料。但屠呦呦说道:「年幼因病弃学的经历使得我向往医学,而用药正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这也正是她选择医药学的意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谁也想不到,伴随着呦呦鹿鸣声,中国人在世界医药学领域会彻彻底底地站起来。


「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

1955 年,屠呦呦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怀揣着救死扶伤的心,她踏入了北京卫生部的药研所工作,正式开始了对药学研究奉献一生的历程。

在药研所的日子,她每天夜以继日地做实验,研究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半边莲,分析板蓝根的药理,研究冬虫草的化学成分等等,俨然是大学生活的加强版。

1969 年,屠呦呦奔赴国家「523」秘密军事任务,前往当时疟疾最严重的海南岛抗疟。那年,她的大女儿才 4 岁,小女儿才刚满 1 岁,正是嗷嗷待哺的年纪,屠呦呦却头也不回的「抛家舍业」。

面对肆虐全球的疟疾,要寻找抗疟疾药物,那就如同在大海里捞针,当时美国不惜血本,筛选了超 21 万种化合物,也没有找到合适抗疟疾药物。

整整三个月的研究,终于她归类整理出 640 种药物的《抗疟单验方集》。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有了研究方向后,接下来就是检验这些药物是否具有抗疟疾功效,一次次实验的结果才是最终答案。

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数据的整理,一次次失败后的总结。

「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错了,但我不想放弃。」屠呦呦回忆道。她继续埋头读书,在一本本古籍中寻找希望。终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如光照在了她身上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她想,「绞汁」有效,难道是加热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屠呦呦决定用沸点更低的乙醚来实验。「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 191 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屠呦呦说。

屠呦呦和老师

失败失败又是失败,经过 190 次失败后 1971 年 10 月 4 日,191 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带来了惊人的喜讯 —— 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

乙醚等有机溶剂对身体有害。当时设备十分简陋,既没有通风系统,也没有实验防护。科研人员经常出现头晕眼胀、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症状,屠呦呦也得上了中毒性肝炎。

她的老伴李廷钊记得,那段时间妻子眼里只有青蒿,整天泡在实验室,回家后满身都是酒精味。

「现在往回看,确实太不科学了。但当时就是这样。即使知道有牺牲有伤害,也要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前院长张伯礼说。

当时的临床条件并不够格,青蒿提取物 191 号如果按照正常的审批流程,一级一级汇报、传达、同意实验后,再招募志愿者试药成功,再投产投放在市场用于医疗,整整得过去 1 年时间,而疟疾的高发期在夏季,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就又要再等 1 年,屠呦呦心系深受疟疾危害的病人,不觉得又是心头一紧。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古有神农尝百草,今则屠呦呦亲尝 191 号药剂。目前研究只能证明,191 号药剂对人体无毒,但一旦用于人体,有何变数谁都无法打包票。

1972 年 7 月,屠呦呦等 3 名科研人员住进北京东直门医院,作为人体实验的首批「小白鼠」。最终证明药品无明显毒副作用。紧接着,屠呦呦等人携药去往海南昌江地区进行临床验证与救援。

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从此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却仍然始终低调,躲避采访、心无旁骛。

2019 年 9 月 17 日,屠呦呦获得共和国勋章。

这样一位为全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其低调、务实的研究态度,竟也遭来非议。


巨额奖金带来的非议

2021 年 6 月 30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称中国从 20 世纪 40 年代每年报告约 3000 万疟疾病例、经过 70 年不懈努力到如今完全消除疟疾,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屠呦呦带领团队进行 191 次实验,以身试药致肝脏损伤。她在青蒿素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良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也因此,屠呦呦在 2015 年 12 月斩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她是唯一一位获奖的中国籍女性。

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 800 万瑞典克朗,根据当时的汇率,奖金折合成人民币大约 600 万元。其中屠呦呦女士获得一半,另一半由另外两位科学家平分。因为这几百万的奖金,质疑声渐渐四起。还有人说,青蒿素的研制是屠呦呦团队的成果,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成功。

实际上,对于这笔奖金,她仅仅扣除了一小部分,用于家人陪同她往返瑞典颁奖典礼的差旅费用,其他悉数捐赠用于科研。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将获得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五百余万奖金也尽数捐出,大部分用在了科研事业上。并且,她也一再强调「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 ……」

屠呦呦向北大捐赠

获奖后的屠呦呦和往常一样,宠辱不惊、心无旁骛,继续率领团队,展开青蒿素的药理研究。

「执着,对青蒿素特别执着。她这辈子就做青蒿素,一说青蒿素眼睛就亮。」这是别人对她的评价。

耄耋之年的屠呦呦,从 25 岁开始,便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医药学研究,获得无数大奖、巨额奖金的她,如今还是住在她那栋住了 60 年的小楼里。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这是 2015 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时组委会给屠呦呦写的评语,时隔八年的今日,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仍逾 1 亿。

如今年逾九十的屠呦呦,仍致力于一线的新药研发和传统中药的现代化研究。


参考文献:

听书 | 屠呦呦生命中的三个关键词 

中国医学诺奖第一人屠呦呦:以身试药研发青蒿素,却因奖金受质疑

临危受命 以身试药 —— 青蒿素之母屠哟哟

屠呦呦:一提青蒿素眼睛就亮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讯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互联网。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生物医药最新讯息,不代表生物之家网站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链接:http://swzj.com/talent/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