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物医药领域IPO会大规模重启吗?

2020-2022年里,随着大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将目光投向创新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并购交易,制药业并购创下历史新高,比如2022年12月12日Amgen斥资约283亿美元收购Horizon Therapeutics。通常,这些交易集中在癌症、罕见疾病和免疫系统紊乱——这些药物研究领域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因上市治疗获得了巨额利润。此前普华永道曾预测2023年生物技术领域可能出现的并购潮,而仅在2023年开年就有很多投资并购的合作交易。

其实首次公开募股(IPO)是生物技术公司能够持续立足于行业的重大里程碑。股票上市既可以为年轻公司提供通过临床开发推进药物发展所需的大量现金,还能为他们背后的风险投资人提供了获得回报和组建新生物技术公司的重要机会,遗憾的是,去年为IPO定价的生物技术公司仅22家,比前一年下降了79%,这并不是行业蓬勃发展的迹象。

随着公开市场的关闭,生物技术公司甚至在其公司存在的早期就选择了从其风险投资人那里获得延期或过桥融资。然而,有些公司直到用光了现金也未能推动管线继续向前。到去年年底,裁员的生物技术公司数量超过100家。2023年生物技术公司将要驶向何方?以下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可能要面临的五个问题:


一、IPO市场会重新开放吗?

风险投资者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生物技术行业是否会看到它在2020年和2021年经历的那种繁荣。根据BioPharma Dive的数据,在2020-2021年的时间里,有超过180家公司上市,而前文已述,2022年只有22家。

由于缺乏IPO的捷径,年轻的生物技术公司及其支持者可能认为并购交易更具吸引力。去年,以至少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16家私营生物技术公司。Two Sigma Ventures 的合伙人Perovic说:“许多大型制药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并与许多初创公司讨论交易和潜在合作伙伴关系,有很多迹象表明,环境比2022年健康得多。”

上市脚步放缓有几个因素:首先,已经上市的公司难以保持其价值,而临床和监管挫折与宏观经济力量相结合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其次,部分公司上市后破发影响了后来者的信心。此外,越来越高的创新门槛也在制约生物技术公司上市的信心,没有超越前辈的创新疗法,很难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好消息是据BMO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在2022年12月份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开始看到二级市场的繁荣,并预计IPO最终会随之而来。”

其实早在2022年4月,就有分析人士认为,回到几年前更为温和的IPO步伐将有助于该行业,该行业现在有大量烧钱的公司而且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并不想以低价出售,即使是合作建立研发管线,也会受到制约,而独立上市就能很好的避免该问题的出现。


二、平台公司仍然是一项有吸引力的投资吗?

近年来,致力于将基础技术应用于针对不同疾病的多种药物的平台公司获得了大力支持。像Moderna这样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成功吸引了认为它们有更高成功机会的投资者。但随着去年市场低迷的持续,一些投资者似乎不太愿意接受平台公司及其往往庞大、资源要求高的药物管道。

硅谷银行董事总经理Jon Norris表示:“几年前,当资金充裕时,你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临床前药物,独立并积极地推动它们。但现在你看到的是投资者和管理团队说你需要选择最好的。”

专注于平台公司的风险投资公司,如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 Capital,表示他们仍然持乐观态度。但在决定资助哪些生物技术公司的技术之前,他们正在做更多的尽职调查。穆巴达拉美国风险投资负责人Alaa Halawa表示,公司必须展示出创造临床阶段药物的能力。“当你投资一家拥有足够敏捷和强大的平台来创建广泛而深入的管道的平台公司时,在投资时至少可以看到你在公司建立的适应症或专业化,”Halawa说。

投资人变得越来越谨慎反映出了市场从前几年的火热到如今的冷静,盲目的撒钱可能推动生物技术公司蓬勃发展,但可能不能使其高质量的发展。致力于基础技术的生物技术公司或许可以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收笼资金以继续推动研发,但到最后可能会有类似BioNTech收购InstaDeep的事情出现,合作关系建立久了,就回不去独立研发了。


三、私人融资步伐是否会继续放缓?

根据硅谷银行的一份新报告,2022年对生物制药公司的风险投资有所下降,与2021年相比,下降的大部分发生在肿瘤学和神经学领域。Norris说,交易量的减少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

报告还指出,下跌的部分原因可能还反映出投资者在支持同一领域的新公司之前,需要看到之前的投资所表现出来的潜力。在2020年和2021年进行A轮融资的公司理论上需要在2023年找到原来的支持者进行B轮融资。但2022年底A轮融资的小高潮使得这些生物技术公司在尝试新一轮私人融资之前,需要努力收集数据以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Halawa对此评价道:“如果你看看这些公司在高峰期提高的估值,其中大多数目前都难以证明其合理性。”如果2023年下半年出现更多的私人融资回合(因为之前两到三年前融资的初创公司终于达到了里程碑),投资者将有机会衡量此前的估值是信号还是噪音。Perovic说:"他们的进展将很快表明,他们比那些只考虑技术和技术有多酷、但不考虑它如何转化为对病人有帮助的人更好。"


四、公司裁员、重组是否会继续?

众多生物技术公司被迫在2022年下半年进行大规模裁员,大公司和年轻的初创公司都在裁员以节省现金。其中包括许多以前知名度高或资金雄厚的私营公司。

由于经济学家仍然担心经济衰退可能会出现,有分析师认为生物技术公司将在今年开始收紧钱包。已经有六家公开交易的生物技术公司宣布裁员,其中包括CRISPR技术的中坚力量Editas Medicine,该公司正在裁员20%。

BMO分析师去年12月的报告称,“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可能会寻求削减运营费用,并专注于肯定会成为差异化因素的资产。”Halawa表示,他的公司建议其投资组合公司将处于药物开发早期阶段的成本削减多达25%,特别是如果它们预计到2024年初将耗尽现金。

Halawa说:“如果你看看大型制药公司,它们今天肯定是现金充裕,但在知识产权方面略显匮乏。”“如果你看看未来五年的专利到期情况,我们会看到很多重磅炸弹将失去专利。问题是,制药公司将如何填补这条管道?”

关于未来生物技术市场如何变换,或许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医麦客联合多方力量将于2023年5月19-21日在上海国际采购会展中心举办2023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期间大会将举办“第三届生物创新药投资论坛”,此次论坛将围绕新的行业进展和市场风向,邀请各位嘉宾和展商,互相分享交流,合作促进。同时,论坛也将拓展新的视野,新增涵盖了行业内部分顶级赛道的重要话题,致力加强产业界沟通交流,开辟便捷沟通平台。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讯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互联网。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生物医药最新讯息,不代表生物之家网站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链接:http://swzj.com/market/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