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亿万富豪三代换血永生以失败告终,健康长寿仍需从科学出发!

今年上半年,美国亿万富豪布莱恩·约翰逊(Bryan Johnson)通过换血永葆青春的报道引起大家的热烈关注,这并不是一个段子,而是真实的故事。他和自己70岁的父亲理查德(Richard)、17岁的儿子塔尔马吉(Talmage)开展三代换血治疗。

△ 布莱恩与自己的父亲和儿子

根据布莱恩的计划,得先从他们三个体内各抽1升血液(约占人体全部血液的1/5),除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后得到半透明的血浆,随后把儿子的血浆输到布莱恩体内,把布莱恩的血浆输到父亲体内,儿子塔尔马吉再自行恢复,这一套流程往往持续几个小时。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吸血鬼吗?不禁让人想起天山童姥每日午时饮生血疗伤,白骨精吸干人血变成人形等故事。

但换血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完成6次换血后,布莱恩于今年7月份发博文表示,换血并没有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任何叠加益处,草草终止了这项计划。

换血实际上只是布莱恩永葆青春计划中的一环,在这之前他决定每年投入至少200万美元,并聘请了再生医学方面的专家,搭建出由30多名顶尖医生、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全方位监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及身体指标,每天记录自己的体脂、体温、血糖和心率,甚至是夜间勃起的次数。除此之外,他每天摄入的大量补剂也要经过专家团队严格把控,每月还要做几十次身体检查,项目细化到针对不同器官、神经……

检测数据显示,45岁的布莱恩拥有37岁的心脏、28岁的皮肤、18岁的肺容量——整体生理年龄逆增长整整5.1岁,而他的衰老速度仅有正常人的69%。未来布莱恩依然还会坚定地当“小白鼠”,把抗衰坚持下去。

△ 布莱恩和他的食物

人类对长寿的执念由来已久,虽然这次布莱恩的换血计划宣布失败,但肯定仍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17世纪,德国、英国先后有人研究通过输血延长寿命,但早期输血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最后也不了了之。

19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博特首次将两只不同年龄段的小鼠毛细血管相连接,构建了“异种同生”的血液循环系统。康奈尔大学的麦克雷在重复该实验时,发现年老的小鼠软骨关节变得年轻了许多。

200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康博夫妇发现,两只年老的小鼠相连并没有恢复活力,只有年轻小鼠能帮助年老小鼠“重返健康”,但代价是年轻小鼠的加速衰老。

就在布莱恩放弃换血计划的三周后,抗衰老研究公司Altos Labs等机构在《自然·衰老》上发表一项新研究,又为“换血回春”打上一针“强心剂”。他们将年轻和年老的小鼠进行3个月的异体共生连接,解除连接后又观察了2个月,发现年老小鼠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寿命还延长了10%。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并没有指出背后的分子机制、可持续性和长期影响。而且老鼠和人类有着不小的差距,在老鼠身上适用的,到了人身上不一定行。人体内血管长度接近10万公里,众多物质穿梭其间,大部分功能都没搞懂,今天就说换血对人有益,未免太早了一些。

△ 被连接在一起的小鼠

主流舆论对“换血回春”一直报以极大争议,一些科学家警告道,不要对健康人群选择血浆疗法,这种尝试粗暴、没有证据,而且相对危险。

硅谷有一家专门为富豪提供“换血”服务的公司Ambrosia(不朽),此前媒体爆料在它的实验里一些人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脸和舌头发肿、全身皮疹,连眼白也红了。2019年,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叫停了Ambrosia的服务。

不过对于这些争议,富豪们显然并不在意。他们拥有超凡的地位和名望,不愿“放手”的大有人在,人生最后的目标便只剩下“永生”,甚至还有比换血更夸张的行为。

比如,戴维·洛克菲勒为能实现永生的夙愿,接连更换了6颗心脏,硬是挺到102岁高寿。唐·劳克林还要将自己的遗产和遗体一并冷冻起来,以确保他走出冰馆时仍是亿万富豪。

俄罗斯的伊茨科夫所图的并不是肉体的永存,而是意识的永生,他所创立投资的「2045计划」就试图让人摆脱肉体,通过思想和意识形态永存。也有传闻马斯克早在2022年就已将意识上传到云端。

富豪们都在追求永生,但永生只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尹哥多次表示,反对个体的永生。死亡才是最公平的程序,如果没有死亡,则每一个出生都是一个悲剧。

我们今天都很清晰的知道,从古至今并没有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永生,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长寿的人也不过119岁,和宇宙的浩渺相比微不足道,甚至远比不上同为哺乳动物的弓头鲸。但我们的文明和科技水平,又远远高于今天已知的任何一种动物,这也是有限寿命赋予我们的礼物,毕竟人类是以群体的方式实现延续的。

不过,抛开“永生”不谈,人类有没有可能实现长寿呢?还真有可能。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的进步,我们对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就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寿命延长。

以中国大陆为例,1949年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9岁,往前追溯400年、求道一生的嘉靖皇帝也不过活了60岁,但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8.2岁。古人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慢慢变成了稀松平常的事。

到今天,无数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长寿,也发现了诸多长寿背后的秘密,通过这些经验、知识,我们的平均寿命或许还能更进一步。

最近,尹哥看到几本不错的衰老和长寿的书推荐给大家,也在得到上开了一门课,讲“衰老和健康前沿”。希望带你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看当前的科学共识是如何理解衰老,又有哪些实用的防衰方法,帮助你拥有一个健康长寿的人生。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来听一听。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讯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互联网。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生物医药最新讯息,不代表生物之家网站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链接:http://swzj.com/life/1612.html